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趙方園)4月13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CIEPEC2023)在北京開幕。在同期舉辦的“第五屆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主論壇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在會上表示,隨著“雙碳”工作由制度設計轉入全面落實,生態環保產業也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趙鵬高表示,國家發改委將與社會各界一道持續完善綠色低碳政策和市場化機制,積極營造有利于企業綠色轉型發展的政策環境,引導各類資源、要素向綠色低碳領域集聚,支持生態環保企業做強做大,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
在落實“雙碳”目標任務中,生態環保產業應如何把握重大發展機遇?
趙鵬高認為,首先,生態環保產業要由末端治理向全領域綠色化改造延伸。我國的能源稟賦決定了二氧化碳排放與大氣污染物同根同源,隨著末端污染治理的潛力逐步收窄,生態環保企業需要加快拓寬業務范疇和服務形態,向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系統服務商轉型,充分發揮支撐二氧化碳減排和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基礎作用。
趙鵬高舉例說,在開展污水處理的同時,要進一步強化再生水利用、余熱回收利用;在土壤治理領域,要在修復土壤生態的同時,恢復土壤碳庫容量,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在垃圾處置方面,也可對廢棄資源循環利用、余熱發電供熱、生物質制氫等進行積極探索和發展。
其次,相關企業應更加積極投身規制標準體系建設。趙鵬高指出,當前,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已經構建,國家發改委將及時總結政策實踐成效,推動上升為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等,引導相關行業健康發展,形成新的產業競爭優勢。鼓勵生態環保企業主動參與規制標準體系建設,自發組建貫穿產業上下游的標準創新共同體,推動完善相關產業標準、規范計量檢測要求、健全認證認可規范,實現技術創新、標準轉化、產業應用一體化發展。
再次,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綠色低碳領域的競爭中,誰掌握了科技,誰的科技創新能力強,誰就能擁有市場。企業是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也是推進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和生力軍。”
趙鵬高認為,生態環保企業要適應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的要求,積極投身以綠色低碳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科技革命,加快創新體系與創新能力建設,主動承擔國家綠色低碳重大科技項目,推動科技研發與商業應用的有機銜接,加快提升多污染物、多要素、全過程治理能力,助力培育產業增長點和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