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综合缴情亚洲狠狠小说_日韩三级一区二区三区_办公室强伦片免费看_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蜜TV_男人又大又硬又粗视频_国产suv精品一区二人妻

污泥到底是不是危廢?這次終于說清了!關于污泥處置的詳解!
發布時間:2023-11-22 瀏覽次數:875次 來源:

污泥是不是危廢?好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

小編整理了關于污泥是否是危廢的資料,供參考!

首先,單純用于處理城鎮生活污水的公共污水處理廠,其產生的污泥通常情況下不具有危險特性,可作為一般固體廢物管理。 

 另外,專門處理工業廢水(或同時處理少量生活污水)的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可能具有危險特性,應按《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HJ/T298-2007)和危險廢物鑒別標準的規定,對污泥進行危險特性鑒別。

第三類,以處理生活污水為主要功能的公共污水處理廠,若接收、處理工業廢水,且該工業廢水在排入公共污水處理系統前能穩定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公共污水處理廠的污泥可按照第一條的規定進行管理。但是,在工業廢水排放情況發生重大改變時,應按照第二條的規定進行危險特性鑒別。

第四類情況,企業以直接或間接方式向其法定邊界外排放工業廢水的,出水水質應符合國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屬于正在產生的固體廢物,對其進行危險特性鑒別,應按照《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的規定,在廢水處理工藝環節采樣,并按照污泥產生量確定最小采樣數。 

幾個典型的污泥判別

1、重金屬超標的電鍍廢水與電鍍污泥:

電鍍污泥屬于危險廢物,廢物類別往往同時屬于HW17、HW21、HW22、HW23。重金屬超標的電鍍廢水,屬于廢水污染防治范圍,納入廢水管理,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范圍,不屬于危險廢物。雖然超標廢水未納入危險廢物管理,但是根據《兩高司法解釋》(2016版),如果廢水中一類重金屬(如鉛、汞、鉻、鎘、砷)超標3倍、或者二類重金屬(如鎳、銅、鋅、錳、釩)超標10倍以上的,除處以行政處罰外,照樣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2、生活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

屬于固體廢物,不屬于危險廢物。根據環辦【2010】157號文件,該類廢物在轉移管理的過程中,“參照危險廢物管理,建立污泥轉移聯單制度。”參照危險廢物管理的意思是說,該類污泥不屬于危險廢物,但是要提高管理層級,尤其是要加強臺賬管理,防止運輸過程中拋灑滴漏與非法傾倒。然而工業企業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往往因其浸出毒性超標、或者含有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和其他危險特性,絕大部分應屬于危險廢物范疇(判定方法主要依據企業環評、行業規律、物料來源、專家認定、屬性鑒別等)。

3、生活垃圾焚燒產生的飛灰:

屬于危險廢物(HW18)。但是在滿足《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中6.3條要求后,進入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不納入危險廢物管理;另一種情形是,如果經過預處理后,滿足《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標準》(GB30485-2013)有關要求的,協同處置過程也納入豁免管理范疇。

4、醫療機構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

大部分屬于危險廢物?!夺t療廢物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80號)規定,“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醫療廢物分類目錄》(衛醫發〔2003〕287號)中的“感染性廢物”中列有“其他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醫療機構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柵渣、沉淀污泥和化糞池污泥等,應列入此類。在新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中的廢物代碼為841-001-01。

如果某醫療機構在環評時,對于廢水處理工藝經過專門設計,并且已對污泥做出了屬性判定,如果管理部門認為該類污泥應當納入危險廢物管理,則應通過危險廢物鑒別程序進行最后判別。

最后,分享一個五步法鑒別污泥是否危廢:

依據由環境保護部聯合國家發改委、公安部發布自2021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和《危險廢物鑒別標準-通則》,結合住建部、環保部、科技部于2009年2月28日聯合發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試行)》,五步即可判定污水污泥是否屬于危險廢物,如下圖所示:

第一步 分類 

第二步 判定依據

第三步 如何監管

第四步 資源化利用

第五步 哪些能夠豁免?

 

  據應急管理部消息,國務院安委會日前印發《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2個專題實施方案、9個專項整治實施方案,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從2020年4月啟動至2022年12月結束。其中包括組織全面開展廢棄危險化學品等危險廢物排查,化工園區、化工企業等是重點整治對象,要求危險廢物貯存、運輸、處置等全過程監管實施起來,確保危險廢物安全處置。

  由此,危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已開始了!

  危險廢物專項治理是三年專項整治重點之一——危化品的風險防控的一個專項,將分四個階段進行。

  在危險廢物的安全整治上,《三年行動計劃》表明從開展危險廢物排查、完善危險廢物管理機制和加快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等幾大方面進行。為了確保對危險廢物的全流程監管,相關單位要從多個方面建立完善管控手段:

  一是建立規范化的危險廢物清單臺賬,危險廢物分類分區貯存,在收集、貯存、運輸、處置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尤其是要加強對轄區內化工園區、化工和危險化學品單位及危險廢物處置單位的監督和檢查。

  二是落實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制度,并將相關行為在嚴肅查處的同時納入信用管理,實施聯合懲戒;同時建立完善危險廢物由產生到處置各環節轉移聯單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控制危險廢物流向,動態監管;

  三是建立部門聯動、區域協作、重大案件會商督辦制度,形成全過程的監管體系,并修訂完善《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用嚴格的手段和嚴密的監管來推動企業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

  加快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是處理危險廢物的末端環節,同樣也不容忽視。在這一方面上,《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各地根據地區危險廢物產生的類別、數量,合理規劃布點處置企業或企業自行利用處置等多種方式,加強區域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同時對高危險等級危險廢物引起重視,尤其是要加快綜合處置技術裝備等的研發。

  而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也要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并向所在地縣級以上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危險等級、貯存設施、自行利用處置設施或委托外單位利用處置方式等有關資料和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危險廢物貯存不得超過一年,嚴禁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

  這意味著,在危險廢物處理領域,接下來或許會制、修訂一批相關的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來規范企業和工業園區的危險廢物治理的開展,促使我國危險廢物的產生量減量化,處理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部分圖片來源:環保新課堂)

污泥處置是指經過減少水分或去除有機雜質并殺滅病原體后的污泥的最終處置。污泥或廢渣,除符合衛生條件的可綜合利用外,必須作最終處置,污泥的處置是在符合國家法規和標準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當地經濟、環境等因素,采取適當的技術措施和管理政策,為城市污泥提供最終的出路。
 

一、污泥的種類

 
污泥是一種由有機殘片、細菌體、無機顆粒和膠體等組成的非均質體。它很難通過沉降進行徹底的固液分離。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是典型的有機污泥,其特性是有機物含量高(60%~80%),顆粒細(0.02~0.2mm),密度小(1002~1006Kg/m³),呈膠體結構,是一種親水性污泥,容易管道輸送,但脫水性能差。隨著污泥水分的減少,污泥從純液狀流動到粘滯狀、塑性性狀、半干固體狀直到純固體狀這一過程進行變化。通常濃縮可將含水率降到85%(含水狀態);含水率在70%~75%時,污泥呈柔軟狀態,不易流動;通常一般脫水下含水率只可降到60%~65%,此時幾乎成為固體;含水率低到35%~40%時,成聚散狀態(以上是半干化狀態);進一步低到10%~15%則成粉末狀。
 
1、按污水的處理方法或污泥從污水中分離的過程,可以將污泥分為四類:
 
(1)初沉污泥: 從初沉淀池排出的沉淀物(來自初沉池)。
 
(2)剩余污泥(剩余活性污泥):由于微生物的代謝和生物合成作用,使得曝氣池中的活性污泥生物量增加,經二次沉淀池沉淀下來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到曝氣池供再處理污水用,多余的排放到系統之外的部分即剩余污泥。(來自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沉池)。
 
(3)腐殖污泥:指生物膜法(如生物濾池、生物轉盤、部分生物接觸氧化池等)污水處理工藝中二次沉淀池產生的沉淀物。(來自生物膜法后的二沉池)。
 
(4)化學污泥:用混凝、化學沉淀等化學法處理廢水所產生的污泥。
 
2、按污泥的不同產生階段,可以將污泥分為五類:
 
(1)生污泥(新鮮污泥):指從沉淀池(初沉池和二沉池)分離出來的沉淀物或懸浮物的總稱,未經任何處理的污泥。
 
(2)消化污泥(熟污泥):初沉污泥、腐殖污泥、剩余活性污泥經厭氧或好氧消化后的污泥均稱消化污泥。
 
(3)濃縮污泥:指生污泥經濃縮處理后得到的污泥;
 
(4)脫水干化污泥:指經脫水干化處理后得到的污泥;
 
(5)干燥污泥:指經干燥處理后得到的污泥。
 

二、污泥的特點

 
污泥按其來源分大致可分為給水污泥、生活污水污泥和工業廢水污泥三類。
 
1、城市污泥的組成、成分與熱值
 
(1)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的組成及營養物含量
 
污泥種類
組成
總氮(%)
磷(P2O5)(%)
鉀(%)
腐殖質(%)
初沉污泥
含固率2~3%
有機物含量65%
2.0~3.4
1.0~0.3
0.1~0.3
33
腐殖污泥
含固率1~4%
有機物含量60%
2.8~3.1
1.0~3.0
0.11~0.8
47
剩余污泥
含固率0.5~0.8%
有機物含量60~80%
3.5~7.2
3.3~5.0
0.2~0.4
41
 
(2)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的基本理化成分
 

(3)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的燃燒熱值表
 
污泥種類
燃燒熱值(kJ/kg污泥干重)
污泥種類
燃燒熱值(kJ/kg污泥干重)
初沉污泥
生污泥
15000~18000
初沉污泥與活性污泥混合
新鮮
17000
經消化
7200
經消化
7400
初沉污泥與生物膜污泥混合
生污泥
14000
生污泥
14900~15200
經消化
6700~8100
剩余污泥
13300~24000
 
2、工業污泥的特點
 
工業污泥根據其來源,有著非常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其粘度、吸濕性、污染物性質、含油率、含水率、有機質比例、無機物比例等多方面。
 
比較市政污泥來說,其粘度大、含油率高、無機物比例高,有時使得其處理難度更高。
 

典型工業污泥的特點對比:

污泥種類
特點
城市污泥
產泥量中等,一般占到生活污水處理的水的總體積的0.1%左右,但是總量大,有機物含量高,含水率高,一般達到95%~99%,即使脫水后含水率仍處60%~80%,有大量的病原菌和寄生蟲,容易腐爛發臭,極不穩定
石化污泥
成分比較復雜,含有不同種類的重金屬,一般石油污泥含油,粘度大,含水率高,一般高達96%~99%,經機械脫水后仍有70%~85%。,體積和質量還較大,有機物含量小,熱值較低
印染污泥
產泥量大,總污泥量占到污水總體積0.3%~1.0%,含水率高,一般高達96%~99%,經機械脫水后仍有55%~85%,體積和質量還較大,印染污泥一般惰性物質較高,而有機物、病原菌等含量較少,熱值也較低,一般重金屬含量高
造紙污泥
灰分比較大,一般可以達到50%~70%,所以熱值比較低
含水率高,一般達到95%~99%,即使脫水后含水率仍處于60%~80%
污泥量比較大,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纖維
制革污泥
產泥量大,一般每天可以產生40-80噸污泥/萬噸廢水,有機物含量高,由于在皮革處理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皮毛、血污,所以有機物含量非常高,有毒物質多,S2-和三價鉻含量高,而且三價鉻轉化為六價鉻后有致癌作用
電鍍污泥
含有氰化物以及六價鉻、銅、鋅、鎘、鎳等重金屬,化學法處理電鍍廢水是產生污泥的主要來源,電鍍污泥中有機物含量低,熱值小
 

三、污泥處置的技術手段及綜合利用

 
污泥處理技術分為污泥處理和污泥處置兩個環節。污泥處理包括濃縮(含水率95%-98%)、脫水(80%)、干化(40%)等。在脫水環節,可以通過厭氧消化或好氧消化進一步提高脫水效率。
 
污泥處置是污泥處理的后續環節,有填埋、焚燒、堆肥、資源化等多種手段。當前國際上最常使用的是焚燒處置方法。在2014 年活性污泥一百周年時,全世界科家都一致認為:資源化是污水處理未來發展的方向,污泥的資源化利用是未來需要突破的重要環節。
 
1、厭氧消化技術——污泥處理的高效手段
 
厭氧消化是指污泥在無氧環境下,通過兼性菌和厭氧細菌將污泥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使污泥得到穩定的過程。當前行業普遍認為厭氧消化是污泥減量化、穩定化的常用手段之一。與好氧消化相比具有成本低(不需要鼓風設備、除臭設備)、不良氣體排放少、氣體回收利用等優勢。
 

按照處理溫度不同,厭氧消化可以分為中溫消化和高溫消化兩種。高溫厭氧消化相對于中溫消化具有產氣率高、消化池體積小的優勢,但是對耗能要求較高。我國當前普遍使用中溫消化。目前認為厭氧消化需要經歷四個階段:分別是水解、酸化(發酵)階段,乙酸化階段,甲烷化階段。各階段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各個階段都有各自特色微生物群體。

 

厭氧反應流程圖
 
厭氧消化具有以下優點:
 
1)提高后續處理的效率并減少后續處理能耗。通常認為厭氧反應可以實現污泥減量化、穩定化。通過厭氧反應,污泥中有機物去除40%-60%,有害病菌減少。此外,厭氧消化提高污泥脫水穩定性,讓焚燒等后續處理減少35%以上的能耗。
 
2)厭氧消化成本較低。根據《中國環境報》統計,單純厭氧消化投資成本約為20-40 萬元/(噸/日),由于不用鼓風曝氣等,節約了成本,單純厭氧消化運行費用約為60-120 元/噸(含水率80%,不包括濃縮和脫水),而好氧發酵運行費用為120-160 元/噸。
 
2、污泥干燥(化)技術
 
按照處理工藝的不同有直接干燥和間接干燥兩種。直接干燥是將高溫煙氣直接引入干燥器,通過氣體與濕物料的接觸對流進行換熱。由于直接干燥會增加污染性氣體,污泥處理量小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歐洲各國已逐漸放棄直接干燥法,多采用間接干燥。
 
間接干燥是將高溫煙氣的熱量通過熱交換器,傳給蒸汽,蒸汽在一個封閉的回路中循環,與污泥沒有接觸。間接干燥存在一定的熱損失,但需要處理的煙氣量小,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污泥間接干燥流程圖

 
目前,國內外的污泥干燥設備主要有:太陽能結合工業余熱干化、三通式回轉圓筒干燥機(轉鼓干燥機)、流化床干燥機、盤式干燥機、帶式干燥機等。

污泥干燥技術的比較 

3、衛生填埋技術——我國最普遍使用的污泥處理技術
 
污泥的衛生填埋始于60年代,是在傳統填埋的基礎上從保護環境角度出發,經過科學選址和必要的場地防護處理,具有嚴格管理制度的科學的工程操作方法。到目前位置,已發展成為一項比較成熟的污泥處置技術,污泥經過簡單的無菌處理直接傾倒于低谷地區可制造人工土地。
 
優點:  
 
處理成本低、不需要高度脫水或自然干化、既處理了污泥又增加了城市的建設用地、投資較少、容量大、見效快。
 
缺點:
 
1、污泥中含有的各種有毒有害物質經雨水的侵蝕和滲濾會污染地下水及大氣。適宜污泥填埋的大面積場所因城市污泥大量的產出而顯得越來越有限,污泥作衛生填埋時,應注意該處的地質,水文條件和土壤條件。
 
2、應考慮到環境衛生問題,填坑鋪設防滲性能好的材料,填埋場還應配設滲濾液收集裝置及凈化設施。目前我國修建的衛生填埋場中,都用高密度聚乙烯為防滲層,避免了對地下水及土壤的二次污染。
 
3、遠距離的運輸費用高昂是制約污泥的衛生填埋的一個重要因素。
 
4、污泥焚燒技術
 

焚燒法是一種高溫熱處理技術,即以一定的過??諝馀c被處理的有機廢物在焚燒爐內進行氧化分解反應,廢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在高溫中氧化熱解而被破壞。焚燒處置的特點是可以實現污泥的無害化、減量化(減容70%,最大可到90%)和資源化。焚燒的主要目的是盡可能地焚燒廢物,并將被焚燒的物質變成無害和最大限度的減容,盡量減少新的污染物產生,以避免二次污染。近年來由于采用了合適的預處理工藝和焚燒手段,達到了污泥熱能的自足,并能滿足越來越嚴格的環境要求。以焚燒為核心的處理方法是被認為是污泥處置最徹底、快捷和經濟的方法。

按照焚燒方式不同分為直接焚燒和干燥焚燒兩種。其中直接焚燒是指將高溫污泥(含水率85%以上)在輔助燃料的作為熱源的情況下直接在焚燒爐內焚燒。由于污泥含水量大、熱值低,需要消耗大量的輔助燃料。直接焚燒下,污泥含水量大,焚燒后的尾氣量較大,后續尾氣處理需要龐大的設備,操作控制難度大。無論從運行成本和設備投資等方面,污泥的直接焚燒正逐漸被干燥焚燒所代替。干燥焚燒是指將污泥通過干化處理后再進行焚燒的技術手段。當前焚燒工藝包括單獨焚燒、磚瓦建材協同處置、水泥窯協同處置。

 
污泥焚燒指標要求 

5、好氧堆肥(發酵)——形成生物肥料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情況下,通過微生物的發酵作用,將污泥轉變為肥料的過程。其中有機物料代謝為二氧化碳、水和熱。
 
立罐式好氧堆肥的優點包括:
 
1)發酵效率高,穩定化時間相對短;
2)臭味少,實現滅菌;
3)含水率可降到40%;
4)污泥成品主要用于修復鹽堿地、城市綠化、垃圾場覆蓋以及建筑等方面用土;
5)自動化程度高,減少操作人員費用。
 
堆肥的難點主要包括:
 
1)能量凈支出,通風能耗費用占比80%;
2)需對好氧堆肥運行的不同階段的合理通風量加強研究;
3)缺少C/N 等控制因素的理論研究,致使存在調理添加劑使用過多的情況。
 
堆肥工藝流程圖

 

 
6、碳化技術
 
“碳化”處置技術是通過給污泥加溫,使污泥中的微生物細胞裂解,將其中的水分釋放出來,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留污泥中碳質的過程。碳化工藝特點包括以下幾點。1)高溫。在高溫作用下,部分有機質發生解聚,形成可燃氣體;2)低氧。在高溫處理過程中,通過限制供氧量,實現有限燃燒;3)低水分。廢棄物(如污泥)應首先降低水分(前置干燥),才能進行熱解處理。
 
相對于熱力干化和焚燒,碳化技術優勢在于:能源消耗低,剩余產物中碳含量高,發熱量大,炭質利用價值大。這類工藝可能有不同的名稱,如碳化、炭化、熱解、裂解、干餾、焦化、氣化、熱裂、熱裂解、高溫裂解等。
 
碳化技術原理圖

 

7、建材和土地利用
 
污泥建材利用是指將污泥作為制作建筑材料的部分原料的處置方式,應用于制磚、水泥、陶粒、活性炭、熔融輕質材料以及生化纖維板的制作。

 
污泥的土地利用是將經過妥善處理至符合一定標準的污泥或其產品作為肥料或土壤改良材料,用于農田利用、園林綠化利用或土地改良等場合,是一種積極、可持續的污泥最終處置模式。土地利用在發達國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是與農業實現了緊密聯系。反觀國內,污泥土地利用的道路走得異常艱難,由于以前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長期混同處理,出于對污泥中重金屬風險的考慮,污泥制成的“有機肥”被農業部禁止進入農田,只能用作綠化土、填埋土、路基土等。
 
8、污泥土壤化
 
污泥土壤化技術介于污泥衛生填埋及污泥土地利用之間,其技術近年來在歐洲迅速發展,已經在德國、瑞士、美國等國開始進行廣泛應用。污泥在自然形態的土壤化池經過植物的腐蝕,被轉化為一等級的腐植土(自然堆肥),再次循環至大自然當中,同時堆肥中不存在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非常適合用于堆肥或土地改良劑。
 
優點:
 
1、可重復使用,設備的再投資費用低、運行費用極為低廉、防止二次污染、工藝簡單、不依賴于掌握高技術的技術人員。
 
2、污泥土壤化技術指,通過自然能量轉換,利用植物對土壤的腐蝕作用,把污泥轉化為優質土壤。污泥中含有豐富的氮、磷等肥料元素,通過污泥土壤化可減少化肥使用量,有利于農作物栽培,是污泥穩定性與保護土壤集于一體的處理技術。
 
3、建筑適宜的污泥土壤化池,在污泥土壤化池倒入污泥,倒入之后種植蘆葦,利用蘆葦的強分解能力,經過數年的培養,把污泥轉換為優質的腐植土,不僅減少污泥,同時生產出優質的腐植土。
 
4、填坑鋪設防滲性能好的材料,用高密度聚乙烯為防滲層,避免了對地下水及土壤的二次污染。
 
5、污泥轉換為優質腐植土,非常適合用于堆肥或土壤改良劑。
 
6、解決污泥土地利用時所擔憂的重金屬、病原體對土壤的侵害。
 
7、可適用于高含水率的污泥處理。
 
缺點:

(1)占地面積較大,不宜用于大城市市內,在土地供應充足的地區廣受歡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东兴市| 静乐县| 水富县| 固阳县| 肇东市| 五大连池市| 大悟县| 时尚| 昭通市| 阳信县| 阿尔山市| 阿克| 平邑县| 革吉县| 阜平县| 云浮市| 鄂托克前旗| 甘德县| 诏安县| 玉山县| 阳春市| 杂多县| 丰宁| 宁波市| 阳原县| 和顺县| 如东县| 建阳市| 娄烦县| 澳门| 逊克县| 乐至县| 木里| 和硕县| 重庆市| 永城市| 天气| 海晏县| 胶南市| 乃东县|